醫 • 動態 Health Dynamic

痔瘡之痛,有誰共鳴?

痔瘡之痛 有誰共鳴

痔瘡是不少都市人說不出口的煩惱,但其實這個問題自古至今一直煩擾著人類。有關於痔瘡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古埃及時代,早在1700年前的紙草書上,就已經有記載治療痔瘡的藥方。

名人痔瘡史

相傳,法國大名鼎鼎的獨裁者拿破崙也受痔瘡的困擾,有學者更相信,這位常勝將軍之所以會遭遇滑鐵盧之役的戰敗,全因為他在該場戰役的早上,難忍痔瘡所導致的肛門疼痛,無法一如以往騎馬視察戰場,間接導致了他的落敗。
根據拿破崙的疼痛狀況判斷,他當時很有可能是患有外痔;外痔顧名思義就是在肛門外、齒狀線下的皮膚上的痔瘡。由於這種痔瘡長在對痛楚感覺特別敏感的皮膚上,因此容易導致肛門痕癢或疼痛,令患者坐立不安。情況嚴重的患者更會因痔瘡腫脹而長期外露,每當痔瘡受到摩擦時都會感到痛楚萬分。
西有拿破崙,中就有蘇東坡;蘇東坡一生愛美食,甚至自己創出一道名菜——東坡肉。但放肆飲食的下場就是,老年百病纏身,而痔瘡亦毫不例外地纏上這位東坡居士,它的疼痛程度足以令饞嘴的蘇東波亦不得不「休糧斷酒肉」,但痔瘡本來就有復發機會,更何況在醫療尚未發達的年代,加上蘇東坡縱情美食,因此他後來就自創出黑芝麻茯苓麵來醫治自己的痔疾。

歷史上的痔瘡治療法

除蘇東坡外,中國古代亦不乏有關痔瘡的記載,遠至西周時期的《山海經》,近至明朝的《本草綱目》,都記載了一些治療痔瘡的藥材,這些藥材的作用均離不開促進血液的循環、清熱解毒,類似以防止惡化、止痛消炎來減輕症狀為目的的現代保守治療。
在西方,早在公元前460年,「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曾提出一種創新的療法:他建議用針固定痔瘡,再用粗線和毛線結紮,然後等痔瘡掉落,期間不熱敷。這種療法其實與現代的痔瘡結紥手術十分相似,它們的原理均是以結紮的方式,阻斷痔瘡的血液供應,從而使其萎縮及凋謝。上述的結紮方式雖然方便,但只適用於狀況較輕微的內痔;若內痔問題嚴重或外痔,則一般需靠手術徹底切除;切除手術普遍有傳統痔瘡切除手術以及俗稱痔瘡槍的環形痔瘡切除手術,此類手術的復發機率亦遠低於結紥手術,在十年內只有約10%的機會復發。 拿破崙的痔瘡改了變歷史,蘇東坡的痔瘡造福了華夏兒女;想不到一顆小小的痔瘡,居然蘊含如此巨大力量,可以改變世界。那麼我們可以先了解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有痔瘡。

痔瘡的病徵及症狀

痔瘡除一開始提及的外痔外,遠還有位於在齒狀線以上,粘膜上的內痔。內痔患者由於肛門內部對痛楚感覺不太敏感,因此患者大多不會感到疼痛,通常是透過大便帶血、大便困難或覺得肛門位置有灼熱感的症狀發現;在出現痛症之前,有可能會先出現痕癢的症狀,肛門可能會異常流出分泌物或大便帶血,甚至會出現肛脫的狀況。
能夠令拿破崙無法上馬及令蘇東坡都不得不忌口的痔瘡之痛,實在令人望而生畏,究竟我們如何才能避免患上痔瘡呢?

預防痔瘡

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入手,養成有規律的生活、避免過於忙碌及熬夜、養成每日排便的習慣。除此之外,在排便時亦應避免過度用力,過後要保持肛門周圍清潔,同時避免長期站立、坐馬桶、坐下或負重,必要時應偶爾變換一下位置。隨著年齡增長,患上痔瘡的機會會增加,日常生活中就應更注重水份及纖維的攝取,避免經常喝酒或進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盡量作適量運動並控制體重,以減少患上痔瘡的機會。
請問您需要幫助嗎?